笛家 九日长安遣兴
笛家 九日长安遣兴朗读秋士心情,女儿节物,恹恹愁坐,绿樽虽满何心劝。
帝京此夜,镂枣成斑,煎酥凝兽,题糕才健。
麝帕纷贻,绣旗细袅,点缀侯门宴。
正新晴、恣游赏,天气不寒不暖。
閒算。
去年九日,有人楼上,笑摘黄花,斜倚西风,任他帘捲。
今日懒觅登高伴侣,愁望秋槐宫殿。
几度逡巡,一番追悔,且倚阑干遍。
怕万一、凤城边,瞥遇南飞沙雁。
摘要
陈维崧的《笛家·九日长安遣兴》是清初词坛一首深具个人感慨与时代印记的作品。此词创作于重阳佳节,长安或为虚指,实为词人羁旅漂泊时对京城繁华的追忆与人生际遇的反思。陈维崧以豪放笔触铺展秋日京华景象,通过"龙池柳陌""雁路斜阳"等意象交织出壮阔苍凉的意境,既流露对盛世气象的追慕,亦暗含黍离之悲。词中"故国茱萸,去年人面"等句渗透着家国沧桑之叹与身世飘零之痛,而"满目新亭泪""西风吼树"则隐晦传达出对明亡清兴的复杂心绪,将个人命运与历史洪流紧密相系。此作延续了阳羡词派"敢拈大题目,出大意义"的特点,以沉郁顿挫之气突破传统节令词的婉约格局,被后世评为"气魄绝大,骨力绝遒",展现了陈维崧在清词中兴过程中承前启后的艺术高度。
DeepSeek赏析
这首词以重阳佳节为背景,通过今昔对比展现深沉的人生感慨。上阕描绘帝京重阳盛况,镂枣题糕、绣旗麝帕,极写侯门宴饮之奢华。一个"恣"字透露出游赏之乐,却与前文"恹恹愁坐"形成鲜明反差。下阕笔锋陡转,"閒算"二字引出回忆,去年今日黄花西风,如今却孤身逡巡。末句"怕万一"三字尤为警醒,既怕见雁南飞勾起乡思,又暗含年华易逝之叹。全词以乐景写哀,在繁华喧嚣中凸显孤独心境,笔致婉转,寄慨遥深。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