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御史画竹石为周景明作
姚御史画竹石为周景明作朗读洋州食画惟两竿,米老见之须一拜。
景明对此真何如,草阁秋江明月在。
摘要
庄昶的《姚御史画竹石为周景明作》是明代一首题画诗,借咏竹石寄托对高洁品格的赞颂。诗中“劲节孤标总绝尘”“不须更著岁寒人”等句,以竹之坚韧、石之孤傲象征君子独立不迁的气节。作者通过描绘竹石在风霜中的姿态,暗喻士人应如竹石般保持清贞自守的精神境界,即便面临外界侵扰亦不改其志。全诗语言简淡而意境深远,将理学思想融入自然物象的刻画中,既是对友人周景明人格的称许,亦体现了庄昶作为理学家的精神追求与审美取向。此诗在明代文人题画诗中颇具代表性,展现了传统士大夫以物喻志的创作传统。
DeepSeek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文人雅士对竹画之美的赞叹与向往,展现了文人高洁的情趣与审美境界。前两句以米芾拜竹的典故,突出了画竹的艺术魅力,暗示画作之精妙足以倾倒名家。后两句转向景明面对竹画时的心境,草阁、秋江、明月的意象组合营造出清幽淡远的意境,将观画体验升华为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享受。全诗语言简练,意境空灵,通过观画的场景折射出文人追求清雅脱俗的生活理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对高雅艺术的推崇和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

庄昶(1437~1499)明代官员、学者。字孔暘,一作孔阳、孔抃,号木斋,晚号活水翁,学者称定山先生,汉族,江浦孝义(今江苏南京浦口区东门镇)人。成化二年进士,历翰林检讨。因反对朝庭灯彩焰火铺张浪费,不愿进诗献赋粉饰太平,与章懋、黄仲昭同谪,人称翰林四谏。被贬桂阳州判官,寻改南京行人司副。以忧归,卜居定山二十余年。弘治间,起为南京吏部郎中。罢归卒,追谥文节。昶诗仿击壤集之体。撰有《庄定山集》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