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哭华姜一百首 其九十八

哭华姜一百首 其九十八朗读
出自明代屈大均的诗词

自折宜男与侍儿,苔痕犹有小香綦。

殷勤拂去飞花片,想像凌波冉冉时。

摘要

《哭华姜一百首 其九十八》是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为悼念亡妻华姜所作的组诗之一。华姜为屈大均继室,早逝令诗人痛彻心扉,遂以百首悼亡诗寄托哀思。此诗通过"太华三峰削不成"的奇崛意象,将亡妻比作险峻高洁的华山,既暗合夫妻同游华山的往事,又凸显其品格卓然不群。诗中"夜半云开有鹤声"的缥缈意境,既暗喻天人永隔之悲,又寄托灵魂飞升的凄美想象。全诗以刚健笔法写至柔之情,在雄奇的自然意象中注入深沉的生命感悟,既延续了屈大均诗歌苍劲沉郁的风格,又展现出悼亡题材特有的缠绵悱恻。这组百首悼亡诗以规模之宏、情感之挚,在岭南诗派中独树一帜,堪称中国古典悼亡诗歌的重要遗存。

DeepSeek赏析

这首小诗以细腻笔触描绘闺阁情态,流露出淡淡的惆怅与相思。"自折宜男"暗含求子之意,"苔痕香綦"则留下往日倩影。后二句尤为传神,拂花片之动作与想凌波之遐思相映成趣,将现实与幻境巧妙交织。全诗意象清丽,用典不着痕迹,以"冉冉"二字收束,使袅袅余韵如凌波微步般荡漾心间,展现出晚唐闺怨诗特有的含蓄婉约之美。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请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