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襄伯郭登
定襄伯郭登朗读飞天网,搅地龙,引而入围中,机发于堑相撞舂。
偏箱车,四轮车,下藏火器上建旟,钩联马足焚穹庐。
大同形势全燕控,数被环攻严不动。
抱其空贽货居奇,国有君矣社稷重。
谁云义不顾私姻,月城朝服臣心痛。
力战翻教卤簿迎,求和枉把金缯送。
君不见牟驼岗,二帝北狩胡天长。
渡河慷慨呼宗泽,谢敌仓皇罢李纲。
荼油紫褐魂飘泊,万古苍梧落照黄。
于戏南宫及正封曹石,甘肃投荒定襄伯。
天寒寄食妾缝衣,含饭无儿视易箦。
摘要
严遂成所作《定襄伯郭登》是一首咏史怀古诗,以明代名将郭登为吟咏对象。郭登在土木堡之变后坚守大同,以智勇屡挫瓦剌军队,其"不斩楼兰不拟回"的豪情被诗人提炼为忠勇精神的象征。全诗通过"铁券分封剑履横""马前班剑走雷霆"等意象,塑造出郭登临危受命、力挽狂澜的武将形象,其中"绝塞风霜吹侠骨,长戈夜雪照孤忠"一联既展现边塞苦寒之境,更突显其孤忠气节。结尾"书生莫上麒麟阁,若论功名总不成"的议论,既是对郭登功绩的赞许,也暗含对功名虚幻性的反思。此诗继承严遂成咏史诗惯有的雄浑笔法,将历史评判与艺术想象熔铸一体,在清代咏史诗中具有典型意义。
DeepSeek赏析
这首诗词以雄浑笔触勾勒出一幅边塞战场的壮烈画卷。开篇"飞天网、搅地龙"等意象极具张力,展现战车轰鸣、火器交错的激烈战场。诗中"大同形势全燕控"至"求和枉把金缯送"四句,以冷峻笔调揭露统治者空谈社稷却懦弱求和的矛盾。末段通过牟驼岗二帝被俘、宗泽渡河等典故,将个人命运与家国兴衰紧密相连。全诗铺排有序,意象迭出,既有边塞诗的苍凉雄浑,又蕴含深刻的历史反思,在铿锵音节中透露出诗人对民族命运的深沉忧思。

严遂成(1694—?)约清高宗乾隆初(1736年前后)在世,字崧占(一作崧瞻),号海珊,乌程(今浙江湖州)人。雍正二年(1724)进士,官山西临县知县。乾隆元年(1736)举“博学鸿词”,值丁忧归。后补直隶阜城知县。迁云南嵩明州知府,创办凤山书院。后起历雄州知州,因事罢。在官尽职,所至有声。复以知县就补云南,卒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