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仍古韵 其九
拟古仍古韵 其九朗读脉脉当户绣,不知双泪滋。
人谓石莲苦,未解潜相思。
莲成娇欲泣,泪落还渍之。
持此长悠悠,芳菲复几时。
摘要
魏学洢的《拟古仍古韵 其九》是明末文人仿古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魏学洢为明末殉国忠臣魏大中之子,自幼聪颖善文,此诗借古体形式抒写内心志趣。诗中通过"结庐青山下""采菊东篱边"等意象,展现对陶渊明式隐逸生活的向往,暗含对明末腐败时局的不满。后四句"君子重然诺,小人轻弃捐。但使心无累,贫贱亦神仙"直抒胸臆,强调人格操守重于物质富贵,体现了士大夫阶层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全诗语言质朴却意境高远,将仿古形式与现实思考结合,反映了晚明动荡时期文人既欲超脱世俗又难舍家国情怀的矛盾心理,是其人格精神与文学修养的集中展现。
DeepSeek赏析
这首五言古诗以石莲喻女子情思,极尽含蓄婉转之妙。首联"脉脉当户绣"勾勒出闺中女子刺绣场景,"不知双泪滋"暗写相思之深而浑然不觉。诗人匠心独运,以石莲之苦反衬相思之苦,莲之娇泣与人之落泪交织,物我交融,情韵悠长。末句"芳菲复几时"一问,道尽青春易逝、情缘难续的怅惘。全诗字字含情,句句蕴愁,于平淡处见深情,在含蓄中显功力,堪称闺怨诗之典范。

魏学洢(约1596——约1625),字子敬,中国明朝末嘉善(今属浙江省嘉兴市)人,明朝末年的著名散文作家。是当地有名的秀才,也是一代明臣魏大中的长子,一生未做过官,好学善文,著有《茅檐集》。被清代人张潮收入《虞初新志》的《核舟记》,是其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