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至日集山响斋送陶孝若谕祁门限韵 其二

至日集山响斋送陶孝若谕祁门限韵 其二朗读
出自明代袁宏道的诗词

梦回青草峡,人远细腰宫。

意气争欣锷,文章宝大弓。

白头耽月露,苍简注鱼虫。

墨老研秦土,衣宽变鲁风。

苔文镌翠壁,兰楫十丹枫。

山市烟如滴,溪潭影似空。

饮猿知接臂,言鸟解呼公。

门下疑夫子,吴中怪阿蒙。

异书搜古穴,珍茗出筠笼。

北海林中白,彭宣座上红。

拔钗妻子怒,识字小儿聪。

著述门常掩,微风语断蓬。

摘要

袁宏道的《至日集山响斋送陶孝若谕祁门限韵 其二》是明代公安派诗歌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冬至日文人雅集之时,以限韵形式为友人陶孝若赴任祁门送行。诗中既流露出对友人的深切惜别之情,又通过“山响斋”的意象与自然景致的描摹,展现出文人超脱尘俗、寄情山水的高雅志趣。袁宏道以其“独抒性灵”的创作主张,将真挚情感与清丽语言熔铸一体,既延续了传统赠别诗的抒情传统,又以个性化的表达方式突破了格套束缚。该诗体现了公安派反对拟古、强调真我的文学革新精神,在明代诗坛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DeepSeek赏析

这首五言排律展现了文人雅士的隐逸情怀与治学志趣。诗人以"梦回"开篇,将现实与梦境交织,青草峡、细腰宫的意象勾勒出缥缈意境。"意气争欣锷"四句道尽文人风骨,既有书剑情怀,又见皓首穷经之态。中段工笔描绘自然景物,苔壁丹枫、山市溪潭,动静相宜,饮猿言鸟更添野趣。"异书搜古穴"以下转入书斋生活,北海白樽、彭宣红袖的典故,暗含清贫自守之意。末四句以家庭琐事作结,妻子怒拔钗、小儿聪识字,平添生活气息,而"著述门常掩"的结句,恰是文人孤高本色的最好注脚。全诗用词典雅而不失灵动,意境清远而暗藏风骨,堪称晚唐隐逸诗风的典范之作。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