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宿山祠(一作宫山祠)

宿山祠(一作宫山祠)朗读
出自唐代张籍的诗词

秋草宫人斜里墓,宫人谁送葬来时。

千千万万皆如此,家在边城亦不知。

摘要

张籍的《宿山祠》(一作《宫山祠》)是一首描绘羁旅孤寂与自然幽邃的七言绝句。诗中“秋草宫人斜里墓”一句,以秋草覆盖的宫人墓葬起笔,渲染出荒凉凄冷的氛围;“千千万万皆如此”则暗含对历史长河中无数无名生命的慨叹。后两句“家在边城亦不知”透露出诗人漂泊他乡的迷茫与对归途的怅惘。全诗通过简淡的意象与苍凉的笔触,将个体生命置于宏大时空背景下,既流露羁旅愁思,又隐现对历史兴衰的观照。张籍作为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代表诗人,此诗虽未直指社会现实,但延续了其语言质朴、意境深远的创作特点,在幽寂的自然描写中折射出深沉的生命意识。

DeepSeek赏析

张祜这首《宫人斜》以冷峻笔触揭示了宫女的悲惨命运。开篇"秋草"二字点明凄凉环境,"宫人斜里墓"勾勒出宫女的集体葬地。次句以反问手法强化无人送葬的孤寂,后两句通过"千千万万"的夸张与"家在边城"的遥远形成强烈对比。全诗仅二十八字,却深刻展现了深宫女子的卑微处境与死后凄凉,折射出封建制度下个体生命的渺小与无奈。语言凝练如刀,字字泣血,体现了张祜关注社会底层的一贯诗风。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