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驭学士于新观种花挑野菜前后戏呈得十二首 其三
元驭学士于新观种花挑野菜前后戏呈得十二首 其三朗读仲冬朔日仙蜕回,丛桂凌霜特地开。
莫笑净名居士病,前身金粟老如来。
摘要
王世贞的《元驭学士于新观种花挑野菜前后戏呈得十二首 其三》是明代文人唱和组诗中的一首,创作于友人元驭学士(或为王锡爵)于新观从事种花、采野菜等田园活动之际。诗中通过描绘栽花种菜的场景,暗含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闲适心境的抒发。王世贞以“戏呈”为名,语言诙谐轻快,将文人雅趣与田园劳作巧妙结合,既体现了士大夫阶层亲近自然的情怀,又透露出对返璞归真生活方式的推崇。此诗未见于主流文学史评价,但作为后七子领袖的王世贞,其诗歌多具复古倾向与生活意趣,此作亦可视为明代文人酬唱诗中体现生活美学的一例。诗中“栽花莫种官路傍,嫁女莫嫁诸侯王”等句,以俚俗之语反衬雅致之思,展现了作者在严肃文学主张之外的另一面灵动诗风。
DeepSeek赏析
寒冬时节,诗人以"仙蜕回"开篇,暗喻生命轮回的玄理。丛桂傲霜而开,既是自然景象,又象征高洁品格。"净名居士"与"金粟如来"的典故运用精妙,将维摩诘居士与如来佛相提并论,表达出对超凡入圣境界的向往。全诗禅意盎然,以病喻俗,以花喻佛,在简练的四句间,展现出一位修行者对生命本质的深刻体悟,既见佛理之玄妙,又显诗笔之空灵。

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汉族,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