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赠别查韬荒 其二

赠别查韬荒 其二朗读
出自明代屈大均的诗词

汝昨云南去,昆明涉倒流。

滇王惊大笔,汉将赠轻裘。

兵法儿曾学,权书父所留。

莫徒工草檄,厮养已封侯。

摘要

《赠别查韬荒 其二》是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写给友人查继春(字韬荒)的送别诗。查韬荒为浙江海宁人,明亡后流寓岭南,与屈大均结为知交。此诗创作于查氏离开广东之际,既抒发了对友人漂泊命运的关切,又暗含遗民群体的共同悲怆。诗中"秋雁汝行何处所,今朝应过越王台"以候鸟南飞喻友人征程,将离愁融入苍茫天地;"他时若写乡园景,但记梅花岭上来"则借岭南风物寄托故国之思,暗指查氏家族抗清旧事(查继佐曾参与"明史案")。屈大均善用比兴手法,以沉郁苍凉的笔调,既表达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又通过自然意象传递遗民群体的精神坚守。其诗风继承了楚骚传统,在清初遗民诗中具有典型意义。

DeepSeek赏析

这首五律以送别友人为题,却透露出深沉的家国情怀。开篇"云南去"点明友人远行之地,"倒流"二字暗喻时局动荡。"滇王惊大笔"与"汉将赠轻裘"形成鲜明对照,既展现文韬武略,又暗示世道浇漓。中间两联转入议论,通过"兵法""权书"的传承,表达对友人报国热忱的期许。末联"莫徒工草檄"一句尤为警醒,指出空谈误国之弊,"厮养已封侯"则直斥时政之弊。全诗语言简练,用典自然,在送别中寄寓忧国之情,体现了诗人深沉的现实关怀。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请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