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月华清 读芙蓉斋集有怀宗子梅岑并忆广陵旧游

月华清 读芙蓉斋集有怀宗子梅岑并忆广陵旧游朗读
出自清代陈维崧的诗词

漠漠閒愁,濛濛往事,胜似柳丝盈把。

记解春衣,曾宿扬州城下。

粉墙畔、谢女红衫,菱塘上、萧郎白马。

月夜。

正游船争取,绿纱窗挂。

如今光景难寻,似晴丝偏脆,水烟终化。

碧浪朱栏,愁杀隔江如画。

将半帙、南国香词,做一夕、西窗閒话。

吟写。

被泪痕占满,银笺桃帕。

摘要

陈维崧的《月华清·读芙蓉斋集有怀宗子梅岑并忆广陵旧游》是一首融怀人、忆旧与抒怀于一体的词作。此词创作于作者晚年,通过追忆与友人宗元鼎(字梅岑)在扬州的交游往事,既表达了对故友的深切思念,也寄托了对往昔诗酒风流生活的眷恋。陈维崧以“月华清”为调,借秋夜冷月、衰柳寒蛩等意象渲染苍凉氛围,将个人身世飘零之感与家国兴亡之痛交织其中。词中“广陵旧游”不仅指向扬州这座承载着晚明遗民记忆的城市,更暗含对逝去时代的追悼。全词情感沉郁顿挫,既有阳羡词派擅长的雄浑笔力,又融入了婉约词风的细腻情思,展现了陈维崧作为清初词坛巨擘的艺术造诣。清代词论家陈廷焯评其词“情词兼胜,骨韵都高”,此作恰是这一风格的典型体现,通过个体生命体验折射出易代之际文人的集体精神困境。

DeepSeek赏析

这首词以细腻婉约的笔触勾勒出一段绮丽往事与当下的怅惘。上阕以"漠漠""濛濛"起笔,营造出朦胧迷离的意境,扬州城下的旖旎回忆如柳丝般萦绕心头,粉墙菱塘间红衫白马的邂逅,月夜游船的绿纱窗影,无不透着旧日风流的余韵。下阕转写今昔之感,"晴丝偏脆,水烟终化"道尽美好易逝的无奈,隔江美景徒增愁绪。结尾处泪染银笺的细节,将词人追忆伤怀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全词虚实相生,今昔交错,在华丽辞藻中暗藏深沉的人生感慨,展现了典型的婉约词风。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