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巳元日作 其二
己巳元日作 其二朗读水仙白白映桃红,总与仙人玉貌同。
百万珠从王母掷,三千花向岁星丛。
琴书膝下兰芝女,歌舞堂前翡翠童。
一一瑶筐争宝胜,黄莺紫燕髻鬟中。
摘要
屈大均的《己巳元日作 其二》是明末清初遗民诗人借元日抒怀之作。此诗创作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正月初一,时距明朝灭亡已四十五载。诗人以"四十年来泪未收"起笔,将甲申国变后数十年的血泪沧桑凝于笔端,"龙蛇""虎豹"暗喻动荡时局与凶险处境,"甲子推移殊汉腊"则痛陈华夏正朔被异族取代的文化之殇。全诗贯穿屈大均作为遗民坚守的气节,既含"冲冠犹带雪霜仇"的激烈壮怀,又显"庚寅降陨重离忧"的深沉悲慨,将个人命运与家国兴亡紧密交织,展现其至死不渝的故国情怀与孤忠精神。该诗延续了屈大均沉郁顿挫的诗风,被后世视为明清易代之际遗民诗歌的典范之作。
DeepSeek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仙气缭绕、富丽堂皇的仙境图景。诗人运用"水仙"、"桃红"等意象,营造出清新脱俗的意境,又以"王母"、"岁星"等神话意象,增添了神秘色彩。诗中"百万珠"、"三千花"的夸张手法,突显出仙境的奢华。后四句转而描写人间美好,以"兰芝女"、"翡翠童"等形象,表现歌舞升平的盛世景象。"瑶筐"、"宝胜"等器物与"黄莺紫燕"的自然意象相映成趣,展现出天人合一的和谐之美。全诗语言华美,意象丰富,在仙境与人间的交织中,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请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