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次韵和麻直讲题杨直讲所种三樗树

次韵和麻直讲题杨直讲所种三樗树朗读
出自宋代刘攽的诗词

谁能知散木,封植亦无心。

岁月如视荫,栖迟还息阴。

宦情移柳在,诗兴爱棠深。

定有归飞翼,怀音似泮林。

摘要

刘攽的《次韵和麻直讲题杨直讲所种三樗树》是一首咏物抒怀的七言律诗。诗中通过吟咏杨直讲所种的三棵樗树,化用《庄子·逍遥游》中樗树"大而无用"的典故,以树喻人,展现了北宋文人对立身处世的思考。作者借樗树虽不中绳墨却得享天年的特性,暗喻知识分子不必执着于世俗功名,当以超然态度面对人生。诗中"雨露自天同槁蘖""冰霜终岁伴莓苔"等句,既描绘樗树历经寒暑仍葆生机的自然状态,又暗含士大夫在宦海沉浮中保持精神独立的追求。尾联"莫道散材无用世,漆园曾悟养生来"点明主旨,强调看似无用的生命形态中蕴含着顺应自然的大智慧,这种"无用之用"的哲学思考,折射出宋代文人融合儒道思想的价值取向。

DeepSeek赏析

这首五言律诗含蓄深沉,道出了诗人宦海沉浮中的心境变迁。开篇以"散木"自况,暗喻不受重用的处境;"无心"二字既写树木的自然生长,又暗含诗人淡泊名利的胸怀。颔联"视荫"、"息阴"的意象运用巧妙,通过树木阴凉的变迁,暗示时光流逝。颈联"宦情移柳"与"诗兴爱棠"形成鲜明对比,宦途羁绊与诗意栖居的矛盾跃然纸上。尾联用"归飞翼"的典故,寄托了诗人渴望回归本真的愿望。全诗以树木为喻,托物言志,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向往自然的高洁品格。

刘攽bān(1023~1089)北宋史学家,刘敞之弟。字贡夫,一作贡父、赣父,号公非。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