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读甘蔗生遣兴诗次韵而和之七十六首 其三十七

读甘蔗生遣兴诗次韵而和之七十六首 其三十七朗读
出自明代王夫之的诗词

梁燕先秋向海门,梨花欲落正黄昏。

天心放我三竿睡,月晕偷谁五色文。

扪颈连头疑赘肉,拦腮掴掌认精魂。

相逢歧路鸱夷子,落魄须臾冥漠君。

摘要

王夫之《读甘蔗生遣兴诗次韵而和之七十六首 其三十七》是明遗民诗人借咏史抒发故国情怀的代表作。诗中“神州不共斜阳尽”以落日隐喻明朝覆灭,却通过“孤秦”“陋宋”对比彰显华夏文明延续的信念。“残镫”“寒杵”等意象烘托出诗人独守气节的孤寂心境,末句“血碧相看今古愁”将历史悲情与个人愁思交织,展现知识分子在易代之际的文化坚守。此诗继承杜甫沉郁风格,通过激烈抨击暴秦、弱宋,暗讽清廷统治,表达了“尊王攘夷”的华夷之辨思想,被后世视为遗民诗史精神的典型体现。

DeepSeek赏析

这首七律以意象繁密、笔法奇崛著称。开篇"梁燕"、"梨花"勾画秋意渐浓的黄昏景象,暗含时光流逝之叹。"天心放我"一联转写疏狂意态,用"三竿睡"写慵懒,"五色文"喻才情,形成虚实相映之妙。颈联"扪颈"、"拦腮"的怪异动作,以身体感知隐喻精神困顿,造句险峭令人心惊。尾联用范蠡(鸱夷子)典故,道出仕途失意之悲,"冥漠君"的称谓更添几分苍凉。全诗在时空跳跃间展现知识分子进退失据的精神困境,李商隐式的朦胧与杜甫式的沉郁兼而有之。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