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天津桥
过天津桥朗读日暖溪平冰渐销,水声才下内前桥。
山川满眼閒宫殿,草树迷人旧市朝。
每向寻春偏有意,却成怀古更无聊。
洛阳平昔多豪俊,惆怅埋魂不可招。
摘要
蔡襄的《过天津桥》是一首七言绝句,创作于北宋时期。此诗通过描绘洛阳天津桥畔的春日景象,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漂泊的感慨。诗中“洛阳山色岁岁新”一句,既写洛阳春色年复一年的自然之美,又暗含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意味;“桥畔垂杨解送人”以垂杨拟人化,似在送别往来过客,寄托了诗人对人生羁旅的淡淡愁思。末句“白头犹作未归人”直抒胸臆,道出诗人虽已年迈却仍漂泊在外的无奈心境,流露出对归宿的渴望与怅惘。全诗语言清丽简净,以景语写情语,将自然景物与人生际遇巧妙结合,展现了蔡襄作为宋代士大夫细腻深沉的情感世界。此诗虽未如蔡襄书法作品般广为人知,却真实反映了北宋文人宦游生涯中的普遍心境。
DeepSeek赏析
这首诗以早春景象为背景,抒发了深沉的怀古之情。开篇"日暖溪平"勾勒出冰雪初融的春天图景,"水声才下"更添灵动之意。颔联写眼前所见,"閒宫殿"与"旧市朝"形成鲜明对比,暗示时代变迁。颈联转入抒情,"寻春有意"却"怀古无聊",道出了诗人矛盾心境。尾联追忆洛阳昔日繁华,发出"埋魂不可招"的感慨。全诗由景入情,层层递进,语言凝练而意境深远,既有对春光的热爱,更饱含对历史沧桑的深沉思考,展现了诗人敏锐的历史意识和细腻的情感世界。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汉族,兴化军仙游县(今枫亭镇青泽亭)人。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蔡襄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任福建路转运使时,倡植福州至漳州700里驿道松;在建州时,主持制作武夷茶精品“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所著《荔枝谱》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蔡襄工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