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客夜坐
与客夜坐朗读两年方始一相逢,偶集飞鸿雪后踪。
清话更添新缱绻,老身全比旧龙钟。
弱云弄月微分影,细草关春暗转容。
不复事杯成兀对,薰炉频唤小奚供。
摘要
沈周的《与客夜坐》是明代文人诗中的一首清雅之作,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静夜闲谈时的悠然心境。此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月出竹窗里”“露下莲塘静”等意象勾勒出静谧的庭院景致,又以“蟋蟀近床语”的细微动态反衬出环境的幽寂。诗中“隐几无杂梦,挑灯多古情”二句,既流露出沈周远离尘嚣的隐逸志趣,也暗含对古典雅韵的追慕。全诗语言简淡,却将主客相得的闲适之乐与自然交融的哲思融为一体,体现了沈周“以画入诗”的艺术特色。作为吴门画派领袖,沈周的诗作常与其绘画相映成趣,此诗亦如一幅水墨小品,以简笔淡墨传递出文人雅士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被后世视为明代文人诗中“清逸派”的代表作之一。
DeepSeek赏析
这首七律以老友重逢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时光流转中的情谊与沧桑。"飞鸿雪后踪"的意象既点明相逢不易,又暗喻人生如寄。"弱云弄月""细草关春"的工笔描写,将自然物象人格化,传递出生命细微的变化。诗人以"老身全比旧龙钟"自嘲,却在"清话新缱绻"中流露出真挚情谊。尾联"不复事杯成兀对"的克制,与"薰炉频唤"的殷勤形成张力,体现了历经沧桑后淡泊却温暖的相处之道。全诗在简净的语言中蕴藉深远,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伤,更有超越岁月的温情。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书画家。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