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庄公与孚论汉唐以来宰相有王佐气象得四人焉命孚为诗并呈商左山参政谢敬斋尚书 其二 谢安石
野庄公与孚论汉唐以来宰相有王佐气象得四人焉命孚为诗并呈商左山参政谢敬斋尚书 其二 谢安石朗读典午叔世失纲纽,紫髯老奴垂涎久。
谢公笑麾九锡文,姑熟一夜骨已朽。
继以草付臣又土,九十六万猰㺄吼。
白羽从容别墅棋,破贼只在一尊酒。
长淮西风夜鹤鸣,坐阅兵车见云母。
自古医国到危殆,始见擎天活人手。
谁能白刃在颈时,正色毅然以死守。
如公信是社稷臣,定论要期千载后。
摘要
陈孚这首《谢安石》是应野庄公之命所作组诗中的一篇,以东晋名相谢安为吟咏对象。诗中着重展现谢安在淝水之战中"谈笑静胡沙"的从容气度与匡扶社稷的卓越功勋,通过"小儿破贼""屐齿折"等典故生动再现其运筹帷幄的儒将风范。诗人以"江左风流属相家"总括谢安门第与才情,用"宣麻"暗喻其力挽狂澜的政治智慧,既凸显谢安作为寒士楷模的潇洒襟怀,又暗含对当世宰辅的期许。全诗熔铸史笔与诗情,在精炼的七言结构中浓缩了谢安"为苍生起"的胸襟与功成身退的淡泊,展现出元代咏史诗注重历史思辨与人格观照的双重特质。
DeepSeek赏析
这首诗以犀利笔触揭露东晋权臣桓温篡位野心,开篇“典午叔世失纲纽”直指司马氏政权衰微,用“紫髯老奴”这一轻蔑称谓展现对奸佞的鄙夷。“谢公笑麾九锡文”与“姑熟一夜骨已朽”形成戏剧性对比,凸显谢安谈笑间挫败阴谋的从容气度。中段以棋酒破贼的典故,将名士风雅与家国大义完美交融。“长淮西风”的肃杀景象与“坐阅兵车”的淡定形成张力,末四句将主题升华至生死大节,用“擎天活人手”“白刃在颈”等意象层层推进,最终以“社稷臣”的千古定论作结。全诗熔铸史笔与诗情,在冷峻叙述中暗藏激越,展现出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风骨。

陈孚(生卒年不详),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人。宋庆历间(1041~1048),尝从郡守建阳宋贯之学。由是登第,乡人慕之,始习进士业,琼人举进士自孚始。被祀为琼州府乡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