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记十首
杂记十首朗读剑履崇刀笔,钧衡付蹶张。
贾生年尚少,且去傅诸王。
摘要
刘克庄的《杂记十首》是南宋时期的一组政治讽喻诗,通过十首短诗揭露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病。这组诗创作于南宋末年,朝廷昏庸、权臣当道,诗人以辛辣的笔触批判了官场腐败、民生凋敝的现象。诗中既有"朱门日晏眠,寒士腹屡馁"这样直指阶级对立的控诉,也有"未闻褒贬出片言,已见存亡系诸老"暗讽朝堂权谋的隐喻。刘克庄善用典故与对比手法,将历史事件与现实困境交织,展现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这组诗继承了杜甫的现实主义精神,被后人评为"词锋峻切如刃,直剖时弊肝胆",在南宋爱国诗篇中具有独特的思想锋芒。诗人以杂记形式自由抒写,突破了传统咏史诗的框架,展现出江湖诗派关注现实的创作特色。
DeepSeek赏析
这首小诗含蓄深沉,暗藏锋芒。首句"剑履崇刀笔"四字,道尽文人武者的双重身份,既佩剑从戎,又执笔为文。"钧衡付蹶张"则暗示朝廷大权旁落于奸佞之手。后两句用贾谊典故,看似劝慰青年暂离朝堂,实则暗讽当政者不能容才。全诗语言精炼,典故运用自然,在看似平淡的劝慰中,流露出对朝政的深刻忧思和对人才的深切同情。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