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荣见示和禅月山居诗盥读数过六根洒然但余素不晓佛法今以受持孔子教中而见于穷居之所日用者和成七首 其三
义荣见示和禅月山居诗盥读数过六根洒然但余素不晓佛法今以受持孔子教中而见于穷居之所日用者和成七首 其三朗读陋屋三间草盖成,四时兰菊荐芳馨。
但知后圃多栽橘,何必阳山独采苓。
破睡雪花茶满盌,慰怀春色酒盈瓶。
与人无怨亦无德,自觉长年心自宁。
摘要
郑刚中是南宋时期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这首诗是他对友人义荣所赠禅月大师(贯休)山居诗的和作。作者自述虽不谙佛法,但以儒家思想为根基,在清贫生活中实践孔子教诲,将佛理与儒学相融。诗中体现了郑刚中身处逆境时以儒家日用之道安顿心灵的智慧,通过对山居生活的描写,展现对简朴生活的接纳与精神超脱。这种以儒摄佛的思想取向,反映了宋代士大夫调和三教的时代特征,在困顿中坚守儒家伦理,同时汲取禅宗淡泊心境,形成独特的处世哲学。全诗语言质朴却蕴含深意,展现了文人于穷居之际寻求精神自足的生命境界。
DeepSeek赏析
这首七律以淡泊闲适的笔调描绘了隐逸生活的美好。首联"陋屋三间草盖成"点出居所简朴,而"四时兰菊荐芳馨"又暗示精神世界的丰盈。颔联通过栽橘与采苓的对比,彰显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颈联"破睡雪花茶满盌,慰怀春色酒盈瓶"对仗工整,以日常生活中的品茶饮酒展现闲适之趣。尾联"与人无怨亦无德"道出超然物外的心境,"自觉长年心自宁"则点明全诗主旨。全诗语言平实自然,意境幽远,体现了道家无为而治的处世哲学,流露出对简朴生活的由衷热爱。

郑刚中(1088年—未知),字亨仲,婺州金华人。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