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端午词·御阁

端午词·御阁朗读
出自宋代晏殊的诗词

初垂彩艾迎新节,复结香茅致百祥。

就日望云皆善祝,圣人洪算与天长。

摘要

晏殊的《端午词·御阁》是北宋时期一首描绘宫廷端午风俗的应制词作。此词以端午传统节日为背景,通过“沐浴兰汤”“宫人争馈灵符”“仙家又进长生缕”等意象,生动勾勒出北宋宫廷庆祝端午的礼仪场景与祥瑞氛围。全篇语言典丽精工,既展现了宋代端午挂艾草、佩香囊、系彩丝等民俗细节,又暗含对皇家威仪的颂扬。词中“献寿竞为长命缕”一句,既贴合端午祈求安康的节日主题,亦流露出对太平盛世的含蓄赞美。晏殊作为“太平宰相”,其应制词虽多歌功颂德之作,但此篇在节令描写中仍可见其“温润秀洁”的词风特质,为后人了解宋代宫廷文化提供了生动的文学镜像。

DeepSeek赏析

这首端午诗以端阳习俗入笔,典雅工巧。"初垂彩艾"与"复结香茅"对仗精妙,通过悬挂艾草、捆扎香茅两个意象,既点明时令特征,又暗含祈福之意。后二句升华主题,"就日望云"化用《诗经》典故,将民俗祝愿与帝王洪福相连,彰显出"与天长"的恢宏气象。全诗语言凝练,由物及人,由俗入雅,在传统节俗中寄寓了对国运昌隆的美好期许,体现了宋代宫廷应制诗庄重典雅的特色。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