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尚书赠司空侍中晏元献公輓词三首
兵部尚书赠司空侍中晏元献公輓词三首朗读储极元寮宠,公貂盛策班。
宁神依大騩,结冢近陉山。
鼓吹春风里,麒麟夕照间。
寄言川上水,何事不西还。
摘要
胡宿的《兵部尚书赠司空侍中晏元献公輓词三首》是悼念北宋名臣晏殊的组诗。晏殊官至宰相,卒后追赠司空,谥号“元献”,是北宋文坛领袖,亦以政治才干闻名。胡宿在诗中高度评价晏殊的功绩与品德,称其“四纪勋荣动冕旒”,赞其辅佐帝王、治国安邦的政绩,又通过“文酒逍遥过十旬”等句展现晏殊儒雅淡泊的文人风骨。诗中“丹青遗像在麒麟”等句,暗含对其逝世的深切哀思。胡宿既颂扬晏殊“经纶业”的政治建树,又突出其“风雅教”的文学影响,以“万古垂芳”作结,将个人哀悼升华为历史性的追怀。这组輓词融合了政治赞颂与文学追思,体现了北宋士大夫对理想人格的推崇,展现了晏殊作为政坛文坛双重领袖的历史地位。
DeepSeek赏析
这首五言律诗展现了唐代诗人对功名与归隐的双重向往。前四句以"储极元寮"、"公貂盛策"等典故铺陈仕途荣耀,却又暗含"宁神依大騩"的归隐之意,形成鲜明对比。颈联"鼓吹春风里,麒麟夕照间"尤为精妙,春风与夕照的对仗既表现了仕途得意,又暗喻人生迟暮。尾联借"川上水"发问,以流水东去暗喻时光流逝,含蓄地表达了功成名就后渴望归隐的心境。全诗对仗工整,用典自然,在八句中完成了从显达到超脱的情感转折,体现了唐代士大夫"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理想。

胡宿(九九五~一○六七),字武平,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历官扬子尉、通判宣州、知湖州、两浙转运使、修起居注、知制诰、翰林学士、枢密副使。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以尚书吏部侍郎、观文殿学士知杭州。四年,除太子少师致仕,命未至已病逝,年七十三(《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三四《胡公墓志铭》)。他在北宋仁宗、英宗两朝为官,位居枢密副使,以居安思危、宽厚待人、正直立朝著称,死后谥文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