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道元上人岁晚二首 其一
次韵道元上人岁晚二首 其一朗读山踪迷落叶,天气正深冬。
崖雨添寒瀑,溪云向晚舂。
客凭临水阁,僧叩隔林钟。
倚杖无馀事,招猿下碧松。
摘要
《次韵道元上人岁晚二首 其一》是元代诗人陈镒创作的一首次韵诗。此诗通过与道元上人的唱和,展现了岁末寒冬的萧瑟景象,借枯荷、老树、孤云等意象营造出清冷幽寂的意境。诗中“闭户未容眠”的僧人形象,既传递了修行者面对自然时序更迭时的宁静坚守,又暗含对生命轮回与时光流逝的感悟。陈镒以淡泊笔触勾勒出方外之人的精神世界,既有对友人生活状态的体察,亦透露出自身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在元代僧俗酬答诗中颇具代表性,反映了当时文人禅悦交游的风尚。
DeepSeek赏析
这首五律以清淡笔触勾勒出冬日山林的幽寂景象。首联"山踪迷落叶"点明时令,落叶满径掩没山径,暗示行者的孤独。颔联"崖雨添寒瀑"运用听觉意象,将雨声与瀑布声交织,更添寒意。颈联转向人文,"客凭临水阁"与"僧叩隔林钟"形成动与静的对比,展现山居生活的闲适。尾联"招猿下碧松"最为传神,诗人倚杖招猿,与自然生灵相契,流露出超然物外的隐逸情怀。全诗语言洗练,意境空灵,以景写情,体现了文人雅士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陈镒(?—1456年),字有戒,江苏吴县人,永乐年间考中进士,步入仕途,先后任湖广、山东、浙江等地的副使,明英宗时期镇守陕西,用自己的方式解决了陕西的饥荒问题,后看到河南等地流民啸聚,建议派人前往抚恤,英宗同意后,但官员却没有施行,导致后来河南等地的叛乱。陈镒共三次镇守陕西,前后十余年,陕人很爱戴他,敬若父母。每次陈镒回朝廷,老百姓总是挡道拥车而泣。他回来时,则欢迎的人群数百里不绝。他之得军民之心,前后镇守陕西的无人可及。景泰四年(1453年)因病致仕。景泰七年(1456年),陈镒去世,获赠太保,谥僖敏。
诗词推荐
- 登岳阳楼唐代:杜甫
- 次北固山下唐代:王湾
- 山居秋暝唐代:王维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代:李白
- 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唐代: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