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宏上人住保宁寺
送宏上人住保宁寺朗读别来忘岁月,相见又飘然。
去住浑无著,行藏只任缘。
故山唯落木,废刹锁荒烟。
师去重开社,香灯祝万年。
摘要
王绂的《送宏上人住保宁寺》是明代一首充满禅意的送别诗。此诗创作于友人宏上人前往保宁寺修行之际,以清幽山水为背景,勾勒出僧人超然物外的形象。诗中"白云来往处"等意象,既暗合佛门空寂之境,又寄托着对友人修行生活的祝福。全篇语言洗练,笔触疏淡,通过"一榻寄钟声"等画面,既流露惜别之情,更展现对佛门清净境界的向往。作为诗画兼善的文人,王绂将水墨画般的意境融入诗句,使诗歌呈现出"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在明代禅诗中别具风致。
DeepSeek赏析
这首五言律诗以简淡之笔写深挚之情,首联"忘岁月"与"又飘然"形成时空对照,写出方外之人的超然态度。颔联"浑无著""只任缘"六字点破禅家随缘任运的修行境界,笔致空灵。颈联转写实景,"落木""荒烟"二意象既实写山寺荒凉,又暗喻世事无常,与佛家"诸行无常"之理暗合。尾联"重开社"三字见重振法门之愿,"香灯万年"则寄托普度众生之宏愿。全诗不著一"佛"字而禅意自见,语言洗练而意境深远,可谓得王维辋川遗韵。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
诗词推荐
- 登岳阳楼唐代:杜甫
- 次北固山下唐代:王湾
- 山居秋暝唐代:王维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代:李白
- 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唐代: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