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送钱思权

送钱思权朗读
出自宋代徐积的诗词

子处我为兄,我以子如弟。

何待去呼唤,自可来相视。

不敢苦留君,留君住数日。

待问六年事,但恐烦纸笔。

昨日从早起,等君到昏黑。

摘要

徐积的《送钱思权》是北宋时期一首具有深厚人文关怀的送别诗。此诗为徐积送友人钱思权远行而作,全篇以"穷达皆天命"为核心思想,通过"饥时得饭即不饥,百万人中一人耳"等质朴比喻,劝慰友人不必执着于功名得失,强调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诗中"若教容易到青云,不如平地作金钱"等句,既暗含对友人仕途的期许,又以钱币意象隐喻人生价值的多元性。徐积作为北宋理学先驱,诗中渗透着儒家安贫乐道的思想,同时展现出对个体命运的哲学思考。该诗语言平实却蕴含哲理,在宋代士人群体中引发共鸣,明代学者胡应麟曾评其诗"质而不俚,淡而实腴",体现了徐积将理学思想融入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

DeepSeek赏析

这首诗以质朴的语言道出了真挚的友情。开篇"子处我为兄,我以子如弟"两句,用兄弟相称的亲密关系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诗人以"不敢苦留君"的体贴,和"待问六年事"的牵挂,展现出对友人既思念又体谅的矛盾心境。"昨日从早起,等君到昏黑"的细节描写,更是将等待的殷切之情刻画得入木三分。全诗没有华丽的辞藻,却通过日常对话般的表达,将久别重逢的喜悦、短暂相聚的不舍,以及岁月流逝的感慨都表现得淋漓尽致,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平淡见真情"的艺术境界。

徐积(1028—1103)北宋聋人教官。字仲车,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