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王若水石榴枇杷图 其一

王若水石榴枇杷图 其一朗读
出自明代张宁的诗词

凉风萧飒红锦裳,翠袍渐染胭脂香。

琅玕枝重压欲折,青女欲拆珍珠囊。

金钢碾碎鸦鹘石,绛绡迸出玲珑色。

葡萄酒尽蔗浆空,一颗灵丹透诗骨。

摘要

张宁的《王若水石榴枇杷图 其一》是明代文人张宁为元代画家王渊(字若水)所绘《石榴枇杷图》所作的题画诗。王渊以水墨花鸟画著称,其作品常以简淡笔墨勾勒物象神韵,而张宁此诗则以文学语言呼应画作意境。诗中通过“累累枝上实,满腹饱珠玑”等句,既描绘画中石榴、枇杷的丰硕形态,又暗喻果实内蕴的珍贵价值,将视觉形象转化为诗意想象。后两句“霜落洞庭秋,天寒翡翠衣”则借季节变迁与物候特征,赋予画面清冷高洁的格调,传递出对自然生命力的礼赞及文人淡泊自守的精神追求。全诗以物喻理,展现了诗画交融的艺术趣味与明代文人题画诗托物言志的典型特征。

DeepSeek赏析

此诗以浓墨重彩勾勒出秋日石榴意象,运用多重感官体验营造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开篇"凉风萧飒"四字奠定秋意基调,而"红锦裳"与"翠袍"的拟人化描写,将石榴外皮与内瓤的鲜明对比生动呈现。"琅玕枝重"二句以夸张笔法写石榴沉甸甸的成熟之态,青女拆囊的想象更添神话色彩。下阕转写石榴籽的晶莹剔透,"金钢碾碎"与"绛绡迸出"形成强烈视觉冲击,末二句突发奇想,将石榴比作解酒灵丹,赋予寻常果实以超凡脱俗的诗意。全诗意象密集而不显堆砌,色彩明艳而不失清雅,在传统咏物诗中别开生面。

张宁(1426—1496)字靖之,号方洲,一作芳洲,浙江海盐人,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张宁”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