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承旨尚书观春物欣盛之什 其一
和承旨尚书观春物欣盛之什 其一朗读紫陌年光天上回,东风吹雪放新梅。
燕鸿却背南云去,楚鸟还迎社日来。
半绿萍醅浮腊脚,残红桃艳弄香腮。
山公知有登高兴,樽下容谁献寿杯。
摘要
胡宿的《和承旨尚书观春物欣盛之什 其一》是北宋时期一首咏春的应和之作。诗中“韶光初满物华滋”一句,既点明了春光烂漫的时令,又暗含对自然万物生机勃发的礼赞。胡宿以“骀荡东风卷绣旗”勾勒出春风拂动旌旗的动感画面,通过“行遍九衢人不见”的巧妙对比,既展现春日盛景的浩荡气势,又暗藏对繁华世象的观察。尾联“遥知上苑鶑花晚”将视线延伸至皇家园林,以莺啼花繁的意象收束全篇,既延续了咏春主题,又隐约流露出对太平盛世的颂扬。全诗语言典丽工整,既符合应制诗的特点,又通过虚实相生的笔法,在描绘春景的同时传递出士大夫对时局的观照,展现了北宋馆阁文臣诗作的典型风貌。
DeepSeek赏析
这首七律以细腻的笔触描绘早春景象,展现出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情感。首联"紫陌年光天上回"点明时序更替,东风融雪与新梅绽放的意象相映成趣,暗示新春到来。颔联运用对比手法,燕鸿北去与楚鸟南来形成动态平衡,暗喻人世聚散。颈联以"半绿萍醅"和"残红桃艳"的意象组合,写出春酒初酿、桃腮微红的早春特色。尾联"山公知有登高兴"用典自然,流露出诗人欲借酒抒怀的雅致。全诗对仗精工,设色明丽,在欢快基调中暗含时光易逝的感怀,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细腻而深刻的体悟。

胡宿(九九五~一○六七),字武平,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历官扬子尉、通判宣州、知湖州、两浙转运使、修起居注、知制诰、翰林学士、枢密副使。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以尚书吏部侍郎、观文殿学士知杭州。四年,除太子少师致仕,命未至已病逝,年七十三(《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三四《胡公墓志铭》)。他在北宋仁宗、英宗两朝为官,位居枢密副使,以居安思危、宽厚待人、正直立朝著称,死后谥文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