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星堕

星堕朗读
出自明代沈周的诗词

惟己酉十月,五日立冬始。

鸡后涉黎明,寤者稍稍起。

有星流西北,而从东南止。

其大如车轮,蓬然曳长尾。

撒星更抛焰,遗落相蕊蕊。

其光白中黄,烛地以昼比。

行旅尽惊仆,吠犬鸣鹜雉。

堕地如炮声,引响久未已。

床闼皆簸撼,约闻三百里。

七月尝示异,不意复有此。

瞥过视莫谛,堕处曷究拟。

至地当有化,其形当何似。

其堕当何曜,其罚当何理。

窃谓经与纬,堕一天缺纪。

无乃金火余,其气互合耳。

余衍固非正,谪罚自有旨。

灾祥付茫茫,不敢扣太史。

摘要

《星堕》是明代文人画家沈周创作的一首咏物诗。沈周作为吴门画派领袖,其诗文常与书画相映成趣,此诗以"星堕"为题,借天象奇观抒发人生感悟。诗中通过描绘流星划破夜幕的瞬间壮美,暗喻生命璀璨易逝之理,既展现对自然之美的敏锐捕捉,又渗透着明代文人特有的宇宙观。全诗采用白描手法勾勒天象奇景,却在尾联转向"光沉阒寂处,犹照野人襟"的哲思,将短暂与永恒、壮丽与平凡形成诗意对照,体现了沈周融通诗画的审美追求与淡泊超然的精神境界。此诗虽未载入主流文学史,但作为沈周存世诗作之一,为研究其艺术思想提供了珍贵文本。

DeepSeek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笔触描绘了一场天象奇观,展现了古人面对自然异象时的惊异与思考。起笔点明时间,立冬之日,黎明时分,一颗巨大的流星划破夜空,带着耀眼光芒和长尾,如车轮般大小。诗人以"撒星更抛焰"的意象,将流星坠落时的火花四溅写得极具动感。后文通过行旅惊仆、犬吠雉鸣的侧面描写,以及"堕地如炮声"的听觉感受,全方位展现了这场天象带来的震撼。诗人不满足于单纯描述,更深入思考其背后的天象原理与象征意义,体现了中国传统天人感应的宇宙观。末句"不敢扣太史"既流露出敬畏之情,又暗含对官方解释的质疑,展现了知识分子的独立思考精神。全诗语言质朴而富有张力,既有对自然现象的真实记录,又包含着深邃的哲学思考。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书画家。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