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孙升之
和孙升之朗读姬国余芳代有人,于今公子秀溪濆。
处心如水尚书市,能赋临流靖节君。
花岛红云春句丽,月梅疏影夜香闻。
囊开古锦湖山出,何意一星窥妙文。
摘要
陈与义的《和孙升之》是一首宋代文人间的唱和诗作,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孙升之的思想交流与情感共鸣。此诗创作于两宋之交,正值社会动荡、文化转型之际,陈与义作为江西诗派后期重要诗人,既延续了黄庭坚"点铁成金"的创作理念,又融入个人对时局的深刻体悟。诗中通过典故化用与意象重构,既表达了对友人高洁品格的赞赏,又寄寓了乱世中知识分子的精神坚守。作品在艺术上呈现出"简严超逸"的特点,既有江西诗派锤炼字句的精工,又透露出南宋初期诗风转向沉郁的端倪。虽未如《伤春》等名篇广受关注,但作为陈与义交游诗的代表,仍可窥见其将家国情怀与文人雅趣相融合的创作特色。
DeepSeek赏析
此诗以典雅笔致勾勒出公子风姿与文才,开篇"姬国余芳"四字便显古雅之气,暗喻世家风范。颔联"处心如水"与"能赋临流"对仗精妙,将尚书市之淡泊与靖节君之才情融为一体。颈联"花岛红云"与"月梅疏影"构成鲜明时空对照,春句之丽与夜香之幽相映成趣。尾联"囊开古锦"意象新奇,湖山美景如锦绣铺展,"一星窥妙文"更添灵动。全诗用词典丽而不失清新,韵律流转如溪水潺湲,展现出对文人雅士风骨的礼赞。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