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叔吾六十次己未韵寿之
林叔吾六十次己未韵寿之朗读祝君昔何所,计月百六十。
不谓生初年,循环亦俱及。
春从笑语深,霜自须眉入。
天地已惊雷,龙蛇未离蛰。
寄此一篇诗,茫然百忧集。
想见举案间,当欢或成泣。
有兄共白头,有子幸能立。
此外复何求,一觞聊自执。
溟鲲易变化,隙驷难维絷。
蟠溪有钓叟,老见干戈戢。
君家有林类,百龄歌且拾。
穷通理若何,仰视天如笠。
摘要
陈恭尹是明末清初著名遗民诗人,其《林叔吾六十次己未韵寿之》是一首祝寿酬答之作。此诗创作于明清易代之际,诗人通过“六十”寿辰的契机,既表达对友人林叔吾的祝福,又寄寓着深沉的家国情怀。诗中“天地自沧桑”等句,暗含对明朝覆灭的哀痛,同时以“松柏有心终晚节”彰显遗民气节,将个人寿诞与历史变迁交织书写。全诗沉郁顿挫,善用典故,既延续了杜甫“诗史”精神,又体现了岭南诗人群体在鼎革之际坚守文化气脉的独特品格,展现了陈恭尹将个人命运与时代风云熔铸于诗的创作特色。
DeepSeek赏析
这首五言古诗以深沉的笔触抒写了人生感悟。开篇借祝君之口引出时光流逝之叹,"计月百六十"道出岁月无情。中间八句形成鲜明对比:既有"春从笑语深"的欢愉,又有"霜自须眉入"的老境;既盼"龙蛇离蛰"的奋发,又陷"百忧集"的怅惘。后段转入豁达,"有兄""有子"二句展现知足常乐之态,末四句更以"溟鲲""隙驷"为喻,点明穷通得失皆如"天如笠"般自然。全诗跌宕起伏,将人生百味浓缩于尺幅之间,语言质朴而意蕴深远,典型体现了诗人阅尽沧桑后的通透智慧。

陈恭尹(1631 ~1700),字元孝,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人。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