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分题得彭蠡湖送施员外之南康太守

分题得彭蠡湖送施员外之南康太守朗读
出自明代王绂的诗词

天开一鉴列云屏,相去南康里许程。

夜静滩声喧郡郭,日长波影动檐楹。

联翩雁阵惊秋早,远近渔歌起月明。

帘捲黄堂吟对处,君心应许共澄清。

摘要

王绂是明代初期著名画家兼诗人,其《分题得彭蠡湖送施员外之南康太守》是一首以鄱阳湖为题的送别诗。此诗通过描绘彭蠡湖(今鄱阳湖)的浩渺烟波与壮阔景象,寄托对友人施员外赴任南康太守的深情厚谊。诗中"楚水吴山此去逢"暗喻友人即将跨越的地理界限,"云帆晓动白鸥群"既展现湖上动态美景,亦隐喻仕途顺遂。末句"知君不厌康庐远,长对炉峰看瀑云"巧妙化用庐山香炉峰瀑布意象,既表达对友人清廉高洁品格的赞许,也暗含对其治理南康的期许。全诗将送别之情融入山水意境,体现了王绂作为文人画家诗中有画的创作特色,虽未见于重要诗评记载,但展现了明代士大夫以景寓情的典型赠别模式。

DeepSeek赏析

天开一鉴,云屏遥列,此诗开篇便以壮阔之景引人入胜。诗人伫立南康水畔,仰望苍穹如鉴,俯瞰云山如屏,远近相宜。颔联"夜静滩声"、"日长波影"二句,以昼夜交替之景,写出水乡特有的韵律美。颈联雁阵惊秋、渔歌起月,将自然物候与人间烟火巧妙融合。结句"君心应许共澄清",既是对水天一色的赞叹,又暗含政治清明之期许。全诗写景抒情浑然一体,语言清丽流畅,意境开阔深远,可谓情景交融的佳作。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