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为林中州书棠梨白头

为林中州书棠梨白头朗读
出自明代王恭的诗词

有鸟有鸟头雪白、羽离披,一雄啾啾挟两雌。

高飞畏弹射,栖宿不分离。

山果熟时无苦饥,哂彼炎州翠,杀身徒尔为。

何如此鸟之智如愚痴,老向林泉谁得窥。

棠梨结子竹花谢,春去秋来同一枝。

摘要

王恭的《为林中州书棠梨白头》是一首明代题画诗,通过描绘棠梨花与白头鸟的意象,寄托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诗中"棠梨"素雅清丽,象征淡泊自持的君子风范;"白头"既指白头鸟的坚贞形象,又暗含历经沧桑仍不改初心的深意。诗人以物喻人,通过自然物象的并置,传递出对超脱世俗、坚守精神家园的向往。此诗继承了唐宋题画诗托物言志的传统,语言凝练含蓄,意境悠远,展现了明代闽中诗派"清婉遒丽"的艺术特色。虽具体创作背景不详,但其以简驭繁、寄意深微的特点,体现了王恭作为"闽中十才子"之一的诗歌造诣。

DeepSeek赏析

这首咏物诗以雪白头鸟为喻,抒发了避世隐逸的情怀。诗人通过"头雪白"的外形描写和"一雄挟两雌"的生活状态,勾勒出鸟儿和谐自在的形象。"高飞畏弹射"二句巧妙点出鸟儿的处世智慧。"哂彼炎州翠"以下转入议论,以对比手法突显白头鸟的明智选择。末二句"棠梨结子竹花谢"以自然景物更迭暗喻世事变迁,而白头鸟却能"春去秋来同一枝",保持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全诗语言质朴,意蕴深远,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争的疏离。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