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弇园杂咏四十三首 其十七 青虹梁

弇园杂咏四十三首 其十七 青虹梁朗读
出自明代王世贞的诗词

青虹下饮水,徘徊不能去。

为我作石梁,遂得天台路。

摘要

王世贞的《弇园杂咏四十三首 其十七 青虹梁》是其晚年隐居弇山园时期的作品,展现了文人寄情山水、追求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诗中"青虹梁"意象生动,以彩虹般跨越水面的桥梁比喻园林景致的精巧布局,暗含自然与人文和谐相融的哲学思考。作者通过描绘"碧涧横虹影"的景致,借景抒怀,既表达对园林艺术美的赞叹,又隐喻人生如虹桥般短暂而绚丽的感悟。此诗语言清新洗练,延续了王世贞晚年"神韵说"的文学主张,在自然意象中寄托淡泊自守的志趣,体现了明代士大夫将物质园林转化为精神栖居的审美追求。该组诗作为吴中文人园林文学的代表作,对后世江南园林文化的诗意表达产生了深远影响。

DeepSeek赏析

这首诗以“青虹下饮水”的奇特意象开篇,将彩虹拟人化,赋予其生命的姿态与情感。诗人运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超然物外的画面:彩虹因迷恋人间而徘徊不去,最终化作石桥,为诗人开辟通往天台仙境的道路。诗中“作石梁”的想象尤为精妙,既延续了彩虹的形态特征,又暗合“鹊桥”的典故,将自然景物与神话传说融为一体。末句“遂得天台路”点明主旨,以轻快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全诗虽仅二十字,却通过巧妙的意象转换,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汉族,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