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寿母 其七

寿母 其七朗读
出自明代屈大均的诗词

罗浮五色鸟,绛翎是君王。

生男为鸿鹄,生女为鸳鸯。

嗟余有两妹,口噤难衔将。

风雨日漂摇,尝忧巢穴伤。

侯光方赁舂,令晖日缝裳。

穷苦不遭时,令母怆中肠。

婿贫若珠玉,女淑宜糟糠。

庶几抱潜德,来共拜嘉庆。

摘要

屈大均的《寿母 其七》是明末清初诗人为母亲祝寿所作的组诗之一。屈大均作为明遗民,坚守气节,一生抗清,其母在乱世中与他颠沛流离。此诗创作于诗人晚年,借寿母之名,既表达对母亲坚韧品格的敬重与感恩,亦暗含身世之痛。诗中“白发无根愁种遍,青山有骨欲成翁”等句,以苍劲笔触勾勒母子相依为命的苦难岁月,将个人命运与家国兴亡交织。屈大均以“遗民”身份自况,诗中既有未能尽孝的愧疚,亦透露出对故国覆灭的隐痛,语言质朴而情感沉郁。该诗继承杜甫“诗史”精神,将孝道与气节相融,展现了明遗民群体在历史巨变中的精神坚守,被后世评价为“血泪凝成,至情至性”之作。

DeepSeek赏析

这首五言古诗以罗浮五色鸟起兴,寄托诗人对两位妹妹的深情关切。"绛翎君王"与"鸿鹄鸳鸯"的鲜明对比,暗喻兄妹三人的不同际遇。"风雨漂摇"四句写尽家道中落的凄凉,妹妹们勤勉劳作却难逃贫苦命运。诗中"女婿珠玉"与"女淑糟糠"的悖论,既是对世俗婚姻观的讽刺,也饱含兄长对妹妹品德的赞许。末句以"抱潜德"相期,在困顿中仍保持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展现出温厚深沉的骨肉之情。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在平实的叙述中流露出浓郁的亲情关怀与社会批判意识。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请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