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府园
怀府园朗读槐阴过雨尽新秋,盆底看云映水流。
忽忆小金山下路,绿苹稀处看游鯈。
摘要
王安石《怀府园》一诗实为其晚年退居江宁时期的作品,主要抒写对金陵(今南京)旧居的眷恋与人生感慨。诗中"今日重来白首,欲寻陈迹都迷"等句,既暗含对变法未竟事业的怅惘,亦流露出对岁月流逝的无奈。通过描绘"水光山色碧参差"的自然景象,展现其晚年寄情山水的心境转变。该诗语言质朴凝练,将政治抱负与个人情感交织于景物描写之中,既延续了宋诗理性思考的传统,又带有晚唐诗风的婉约余韵,体现了王安石诗歌创作中"看似寻常最奇崛"的艺术特色。
DeepSeek赏析
雨后槐荫疏朗,一派新秋气象。诗人闲坐庭院,观云影浮于盆水之中,悠然自得。此情此景忽勾起对小金山的回忆,昔日曾见绿萍稀疏处,游鱼嬉戏。全诗以"看"字为眼,前看盆底云影,后忆山间游鱼,物我两忘,意境空灵。笔调清丽自然,不着痕迹地将眼前景与心中忆巧妙勾连,展现出文人雅士淡泊闲适的生活情趣,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敏锐感知。末句"绿苹稀处看游鯈"尤为传神,以疏朗之笔写出盎然生趣。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