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陈封翁八十寿
为陈封翁八十寿朗读青丝角髻貌如桃,桃得绥山已足豪。
卞氏六龙忠自教,淮南一老节谁高。
含精白兔依神药,饮乳仙人代玉醪。
黄发不须忧国计,冢君启事有山涛。
摘要
《为陈封翁八十寿》是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为友人陈恭尹之父陈邦彦所作的一首祝寿诗。此诗创作于陈邦彦八十大寿之际,屈大均以"封翁"尊称对方,既赞其高寿,更颂其德望。诗中"忠烈一门留正气"暗指陈邦彦之子陈恭尹曾参与抗清斗争,家族气节凛然;"文章四海仰高风"则称颂陈氏父子文名远播。屈大均巧妙将寿诞祝福与家国情怀相融合,既表达对长者的尊崇,又寄托遗民文人的坚贞志节。全诗用典精当,气格高华,在传统祝寿诗的框架中注入深沉的历史厚重感,展现了屈大均作为岭南遗民诗人代表的家国意识与人文精神。
DeepSeek赏析
此诗以典雅工整的七律形式,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首联以"青丝角髻"与"貌如桃"的意象叠用,勾勒出人物风姿,暗含典故。颔联用卞氏六龙与淮南一老对举,凸显忠节之高标。颈联"白兔""仙人"的意象,营造出飘渺仙境的氛围。尾联笔锋一转,以"黄发""山涛"作结,既呼应前文,又暗含劝世之意。全诗用词典雅,对仗工稳,典故运用自然贴切,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在有限的篇幅中,既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又寄寓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堪称佳作。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请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