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淀心亭

淀心亭朗读
出自明代陈恭尹的诗词

碧天为上下,中结一茅茨。

柱以茏葱竹,环栽白玉枝。

人来桥影报,风过水纹知。

有客倦方倚,鸾声还唤谁。

摘要

陈恭尹的《淀心亭》是明末清初遗民诗的代表作之一,借亭台景致抒写家国沦亡之痛。此诗创作于诗人隐居广东期间,通过描绘亭畔孤舟、寒潮、古树等意象,隐喻南明政权覆灭后的凄凉现实。诗中"乱后江山终有主"一句,表面赞颂清朝统一大势,实则暗含对故国忠贞的坚守;末句"独留明月照江南"以冷寂之景收束,将遗民孤怀融入永恒的自然图景。全诗语言凝练含蓄,善用典故寄托心志,既符合清初文字狱高压下的生存智慧,又体现了岭南诗派沉郁苍劲的风格。清代学者屈大均评其诗"如天半朱霞,云中白鹤",此作正是陈恭尹将黍离之悲与艺术美感高度融合的典范。

DeepSeek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静雅致的茅屋景象,以简洁淡雅的笔触勾勒出世外桃源般的意境。开篇"碧天为上下"的宏大视角与"一茅茨"的微小形成强烈对比,突显出隐者超然物外的心境。中间两联通过竹柱、玉枝、桥影、水纹等意象的巧妙组合,展现了自然与人居的和谐交融。尾联以倦客与鸾声的问答作结,余韵悠长,暗示着主人超凡脱俗的精神追求。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空灵飘逸,体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陈恭尹(1631 ~1700),字元孝,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人。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