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斗米滩

斗米滩朗读
出自宋代邹浩的诗词

粥饭都来一斗粮,滩前吃了倍苍黄。

把如立作山头石,何似急行归故乡。

摘要

《斗米滩》是北宋诗人邹浩的作品,此诗通过描绘漓江斗米滩的奇险景观,暗含对民生疾苦的关注。诗中“天公有意留行客”一句,既写出此地山高水急的险要地势,又隐现作者仕途坎坷的人生感悟。全篇以峭拔笔法勾勒漓江山水,却未停留于景物描摹,尾联“尽道行人能富贵,岂知穷鬼正须钱”的诘问,将自然景观与人间疾苦巧妙关联,流露出诗人对底层民众生存困境的深切同情。邹浩作为北宋著名谏臣,其诗作常具现实关怀,此诗既展现了漓江奇景的壮美,更折射出士大夫心系苍生的精神境界,在宋代山水诗中别具思想深度。

DeepSeek赏析

这首小诗以朴素的语言道尽人生况味。诗人以"一斗粮"为引,勾勒出旅人漂泊、仓促充饥的画面。"倍苍黄"三字尤为传神,既写旅途风尘之色,又暗含人生忧患之感。后两句陡转,以"山头石"与"归故乡"对举,形成鲜明对比:石虽巍然却无情,远不如及早还乡来得真切。全诗以家常语写游子情,于平淡中见深情,不动声色地道出羁旅之思与归乡之切。语言简洁如白描,而意蕴深厚,可见诗人对生活体察之细腻。

邹浩(1060—1111)字志完,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