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翁祠
吕翁祠朗读白荷花照水娟娟,绿柳千条坏槛前。
午过微阴行客倦,吕翁祠畔听秋蝉。
摘要
姚鼐的《吕翁祠》是清代一首咏史抒怀之作,借吕洞宾传说表达对人生虚幻与功名浮华的思考。诗中“四十年来公与侯,纵然是梦也风流”等句,以黄粱一梦典故暗讽世人追逐名利终成空,反衬出作者追求超脱物欲、回归本真的道家哲思。姚鼐作为桐城派古文大家,此诗延续其文风凝练、意蕴深长的特点,通过虚实相生的意象,将历史传说与个体生命感悟相融合,传递出对世俗价值的冷眼旁观与精神自由的向往。该诗虽未如作者散文般广受关注,却折射出清代文人在儒道思想交织下的典型心态。
DeepSeek赏析
这首七绝以白荷、绿柳勾勒出夏日庭院清幽景致。"照水娟娟"四字尤为传神,将荷花临水自照的婀娜之态表现得淋漓尽致。转句"午过微阴"巧妙点明时序,由静景转入动态描写,行客倦态与蝉鸣声形成视听通感。末句"吕翁祠畔"的用典不着痕迹,使画面平添几分超然物外的仙气。全诗笔调清新自然,犹如一幅水墨小品,在炎炎夏日中开辟出一方清凉境界,体现了文人雅士寄情山水的闲适情怀。

姚鼐(nài)(1731~1815)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