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咏李白早发白帝城 其二

咏李白早发白帝城 其二朗读
出自明代朱元璋的诗词

谪仙东下入睢间,一叶扁舟日日还。

闻说冲涛千尺浪,两江极目尽皆山。

摘要

朱元璋的《咏李白早发白帝城 其二》是明朝开国皇帝对唐代诗人李白名作的追咏与致敬。该诗借李白原作的山水意境,融入帝王视角的雄浑气魄,以“江声撼天地,山色横古今”等壮阔笔触,既展现对李白诗才的推崇,又暗含对自身文治武功的自信。诗中“功名非所慕,天地一浮沉”一句,既呼应李白淡泊洒脱的精神,又折射出朱元璋登基后对历史兴衰的深刻体悟。作为少数留存至今的帝王诗作,此诗既体现了朱元璋对盛唐气象的追慕,亦流露出其作为政治家的家国襟怀。后世学者认为,该诗虽未达到李白原作的飘逸境界,却以帝王独有的历史厚重感,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张力。

DeepSeek赏析

此诗描绘谪仙乘舟东下的潇洒意境,以简练笔墨勾勒出壮阔江景。"一叶扁舟日日还"句,既显谪仙逍遥之态,又暗含羁旅循环的深意。后两句尤为精妙,"冲涛千尺浪"与"极目尽皆山"形成动静相映之势,浪涛之险峻与群山之巍峨相得益彰,而"两江极目"四字更将视野推向无限,使整个画面顿生雄浑苍茫之感。全诗在洒脱中见沉郁,于写景中寓情怀,体现了诗人对谪仙生涯的深刻理解。

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聪明而有远见,神威英武,收揽英雄,平定四海,纳谏如流,求贤若渴,重农桑,兴礼乐,褒节义,崇教化,制定的各种法规都很相宜,前所未有。但他性格严明,晚年偏好诛杀,使得一代开国元勋很少有善始善终者,这是他的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