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林雪斋 其四
谢林雪斋 其四朗读寻诗海外气何雄,海外尤传画笔工。
花是英皇鸟俄帝,不妨齐取入屏风。
摘要
《谢林雪斋 其四》是清末台湾籍爱国诗人丘逢甲创作的一首咏怀诗。此诗借咏雪斋居所环境之清寒幽寂,寄托诗人对台湾沦陷的痛切之情与光复故土的坚定信念。诗中“一寒尚忍知心否”等句,以冰雪意象隐喻时局艰危,又以“寒梅”自喻,展现孤傲不屈的民族气节。全诗语言凝练深沉,将个人境遇与家国命运紧密交织,既流露出流寓广东的孤寂感伤,又彰显出“十年如未死,卷土定重来”的豪迈气魄。丘逢甲诗歌素以沉郁悲壮著称,此作延续其慷慨苍凉的风格,被后世视为近代爱国诗的重要代表作,体现了一位文化遗民在时代巨变中的精神坚守。
DeepSeek赏析
这首诗以雄浑豪迈的笔调展现了海外寻诗的壮阔气象。首句"气何雄"三字直抒胸臆,彰显诗人胸襟;次句转写海外画工之妙,暗喻文化交流之盛。后两句尤见妙思,将英皇之花与俄帝之鸟并置屏风,既见东西文化交融之趣,又显诗人吞吐八荒的气魄。全诗语言凝练,意象新颖,在尺幅之间展现出开阔的文化视野和艺术胸襟,充分体现了诗人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创作态度。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