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礼星台

礼星台朗读
出自明代唐顺之的诗词

昔在明光宫,日侍北斗傍。

此时卧空谷,频望北斗光。

摘要

《礼星台》是明代文学家唐顺之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唐顺之作为"唐宋派"代表人物,其诗文主张直抒胸臆,强调本色自然。该诗通过描绘登临礼星台所见之景,展现了对天地奥秘的沉思与敬畏。诗人以"星台凌紫极"开篇,勾勒出高台接天的壮阔景象,继而通过"云物丽清宵"的夜景描写,将人的渺小与宇宙的浩瀚相对照。诗中"万象自昭晰,六合亦逍遥"等句,既流露对自然规律的体悟,又暗含超脱尘俗的隐逸情怀。全诗语言简淡却意境深远,既有对传统天人观念的继承,又融入了作者个人对宇宙人生的哲学思考,体现了唐顺之"文道合一"的文学主张和追求自然本真的创作风格。

DeepSeek赏析

诗作以北斗意象为轴,今昔对比中见沧桑。前二句"明光宫"与"北斗傍"的宫廷记忆,暗含昔日荣华;后二句"卧空谷"与"频望"的现实际遇,道尽今日寂寥。北斗作为不变的天象,既见证昔日侍从之荣,又映照今朝落魄之悲。频望二字尤见沉痛,将诗人对往事的追忆与现实的怅惘交织一处。全诗语言简净而意蕴深厚,二十字间完成时空转换,以天体永恒反衬人世无常,深得汉魏古诗含蓄隽永之妙。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  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