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铁塔寺
游铁塔寺朗读江南地僻繁华盛,古寺巍然铁塔存。
金屋月梅横夜雨,铜驼露草泣秋原。
六朝王气人何在,几度悲风铃自喧。
尚有他年旧时字,摩挲一半没苔痕。
摘要
《游铁塔寺》是元代诗人萨都剌创作的一首纪游诗。此诗以雄健的笔力描绘开封铁塔寺的巍峨景观,开篇“擎天一柱碍云低,破暗功同日月齐”以夸张手法展现铁塔高耸入云的气势,将其与日月同辉的佛教普度众生之功相联系。诗中“半夜火龙翻地轴,八方星象下天梯”融入佛寺传说的奇幻色彩,将铁塔比作火龙翻动地轴,星象沿塔而下,充满瑰丽想象。后文“光摇潋滟沿珠蚌,影落沧溟照水犀”通过光影变幻展现塔身琉璃砖瓦的璀璨光芒,与自然景观相映成趣。尾联“文焰逼人高万丈,倒提铁笔向空题”以铁笔题天的意象,既暗合铁塔建筑特色,又彰显诗人豪迈气魄。全诗将实景描摹与神话想象交织,在展现宗教建筑之美的同时,寄寓着对佛法无边的礼赞,体现了萨都剌诗歌雄奇浪漫的艺术风格。
DeepSeek赏析
这首七律以江南古寺为背景,勾勒出一幅历史沧桑的画卷。首联"地僻繁华盛"的对比手法,暗示盛衰无常的哲理。颔联"金屋月梅"与"铜驼露草"的对仗精妙,以富贵意象与荒凉景象形成强烈反差。颈联转入历史沉思,"六朝王气"与"悲风铃喧"构成时空对话。尾联尤为动人,苔痕半掩的旧时字迹,成为历史记忆的具象化呈现。全诗通过对古迹的描写,寄寓了深沉的历史兴亡之感,语言精炼而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时间无情的深刻体悟。

萨都剌(约1272—1355)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一说蒙古族)。其先世为西域人,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萨都剌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萨都剌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