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晚秋烟波

晚秋烟波朗读
出自宋代文同的诗词

直于一丈素,写尽千里景。

云山杳杳已成秋,烟水漻漻方入暝。

君应无心得此画,我岂有言能尔咏。

摘要

文同是北宋著名画家、诗人,其诗作常以自然山水为载体,展现淡泊超逸的文人情怀。《晚秋烟波》一诗通过"半幅云绡淡写秋""寒烟细织五湖愁"等意象,勾勒出晚秋江面烟波浩渺的朦胧画卷。诗人以水墨画般的笔触将云雾、寒烟、残霞等元素交织,既传递出季节的萧瑟清寂,又暗含对人生际遇的感怀。全诗未直接表露情感,却在"欲借天孙剪秋水"的奇想中暗藏对世事纷扰的疏离态度,最终以"坐看星斗落潮头"的淡然收束,展现文人寄情山水、物我两忘的精神境界,体现了宋代文人诗画相融的艺术追求。

DeepSeek赏析

此诗以简淡之笔绘就千里江山,言简而意远,颇得南宗画意。首句"直于一丈素,写尽千里景"道出中国文人画以少胜多的美学追求,尺幅之间见天地。三四句"云山杳杳"、"烟水漻漻",着一"秋"一"暝",便将空灵寂寥的意境铺展眼前,使读者恍若置身其间。末二句以问答之姿,道出艺术创作的无心之妙与不可言说之趣,暗合老庄"大音希声"的哲思。全诗气韵流动,笔致清淡,如一幅水墨山水,留白处尤见精神。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