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籍溪胡先生三首 其一
挽籍溪胡先生三首 其一朗读夫子生名世,穷居几岁年。
圣门虽力造,美质自天全。
乐道初辞币,忧时晚奏篇。
行藏今已矣,心迹故超然。
摘要
朱熹的《挽籍溪胡先生三首 其一》是悼念其师胡宪的挽诗。胡宪字原仲,号籍溪先生,是朱熹青年时期的重要导师,与刘勉之、刘子翚并称“武夷三先生”。此诗创作于胡宪逝世后,朱熹以深沉笔触追思恩师的学识与人格。诗中“澹泊忘怀久,浑沦玩意深”等句,既赞颂胡宪淡泊名利、潜心学问的品格,又暗含对其理学思想的继承。末句“负米归来晚,烦君故国心”流露出对老师离世的哀痛与未及尽孝的遗憾,情感真挚。此诗不仅是朱熹个人情感的流露,更体现了宋代士人对师道传承的重视,其语言质朴而意蕴深厚,展现了理学家特有的情感表达方式。
DeepSeek赏析
此诗颂扬一位安贫乐道、心志超然的儒者风骨。"穷居几岁年"写其淡泊名利,"美质自天全"赞其秉性天然。"乐道""忧时"二句,通过辞币与奏篇的对比,既见其守道之坚,又显其济世之怀。结句"行藏今已矣,心迹故超然",以超然二字作结,将全诗意境推向高远。全篇对仗工稳而不失自然,用典含蓄却意蕴深厚,在简练的文字中蕴含着对理想人格的深切期许。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