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小车吟

小车吟朗读
出自宋代邵雍的诗词

自从三度绝韦编,不读书来十二年。

大{上敝下瓦}子中消白日,小车儿上看青天。

闲为水竹云山主,静得风花雪月权。

俯仰之间无所愧,任他人谤似神仙。

摘要

邵雍是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其诗作《小车吟》出自《伊川击壤集》,创作于他晚年隐居洛阳时期,反映了他超脱世俗、追求闲适生活的哲学思想。诗中通过描绘骑小车游玩的场景,表达了道家无为与逍遥自在的人生态度,倡导内心平和、不为名利所累的隐逸理想。在历史评价中,邵雍的诗以哲理深邃著称,对后世理学和文人诗风产生深远影响,被誉为融合易学与诗意的典范之作。

DeepSeek赏析

这首七律以疏放旷达之笔,勾勒出诗人超然物外的生活境界。首联"韦编三绝"反用典故,十二年不读书的自白看似颓唐,实为对功名利禄的彻底摒弃。颔联"大{上敝下瓦}子"、"小车儿"等俚俗意象,与"青天白日"形成奇妙呼应,彰显随性自适的生活趣味。颈联"水竹云山"、"风花雪月"的意象组合,构建出遗世独立的隐逸空间。尾联"俯仰无愧"的宣言,将全诗推向高潮,那种任凭毁誉、快意人生的洒脱气度,令人想起魏晋名士的风流余韵。全诗语言看似浅白,实则暗藏机锋,在俚俗与雅致间取得了微妙的平衡。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