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与病后见贻新诗六章次答 其六
子与病后见贻新诗六章次答 其六朗读萧条一书札,新自霅中来。
惫与贫争长,愁将老暗催。
诗魔应稍退,酒债未全开。
了却无生后,春风几百回。
摘要
王世贞的《子与病后见贻新诗六章次答 其六》是一首酬答友人的七律。当时友人子与病愈后赠诗六章,王世贞以此组诗回赠。诗中"伏枕新诗起沉疴"既赞友人诗才,亦暗喻文学如良药,能愈身心之疾。"但使玄经在,能令素发新"二句,以扬雄著《太玄经》自喻坚守文学理想,强调文章不朽之力可焕发精神。尾联"莫言今日少,还有后来人"既宽慰病后友人创作暂减,更寄寓对文学传承的坚定信念,呼应其倡导的复古文学主张。此作凝练展现了明代后七子领袖以文载道、重振古风的追求,将个人酬答升华为对文学价值的深沉礼赞。
DeepSeek赏析
这首五律写得沉郁顿挫,道尽文士穷愁之态。首联以"萧条"二字点题,书札来自霅中,暗示寄书人的处境。颔联"惫与贫争长"一句尤为警策,将贫病交加之苦写得入木三分。颈联转写诗酒生涯,谓诗魔稍退而酒债未开,可见其生活困顿之状。尾联忽作旷达语,"了却无生后"言外有解脱之意,然"春风几百回"又令人顿生无限怅惘。全诗于悲凉中见超脱,于困厄中显襟怀,足见作者虽处逆境,犹能保持文人风骨。

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汉族,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