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宝信堂前杏花盛开置酒招同官以诗先之

宝信堂前杏花盛开置酒招同官以诗先之朗读
出自宋代郑刚中的诗词

晴光先已媚帘栊,炫昼那堪杏吐红。

柳色半分高致外,鸟声全在艳香中。

催科共喜钱初减,种艺须闻麦已丰。

官府吾侪亦云暇,可来携榼对东风。

摘要

郑刚中的《宝信堂前杏花盛开置酒招同官以诗先之》是南宋时期一首描绘春景宴饮的即兴之作。诗人时任地方官员,于公务之余见宝信堂前杏花绚烂盛放,遂备酒设宴邀请同僚共赏,并以此诗为邀约之引。诗中“秾香偏傍翠微宫”等句,以明丽笔触勾勒出杏花缀满枝头、春意盎然的景象,暗含对自然生机与官署园林相映成趣的欣喜。全篇借花事喻人情,既流露诗人对春光的敏锐感知与闲雅志趣,亦透露出宋代文人士大夫以诗酒雅集维系官场情谊的生活常态。此诗虽非传世名篇,却生动记录了南宋中层官吏日常交游的一个诗意瞬间,展现了传统士人生活中自然审美与社交礼仪的和谐交融。

DeepSeek赏析

这首七律闲适恬淡,以春日晴光为眼,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江南春景图。首联"晴光"与"杏红"相映,帘栊与杏花构成明暗对比,笔触清丽。颔联分写柳色鸟声,以"半分"显柳色之含蓄,用"全在"状鸟语之欢欣,炼字精妙。后四句转写人事,从"催科钱减"到"麦已丰",再至"携榼对酌",层层递进,将官民同乐的闲情逸致与春景浑然相融。全诗景中含情,以闲笔写闲情,在寻常春景中见出士大夫的雅致情怀,正是宋诗以理趣见长的典型笔法。

郑刚中(1088年—未知),字亨仲,婺州金华人。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