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和王定国见寄

和王定国见寄朗读
出自宋代晁补之的诗词

请说当年王武子,淮南别乘谪仙人。

自从金马还通籍,直恐琼花便不春。

遗爱谁方府中步,旧时独扫壁间尘。

平山送目思公子,自许诗成觉有神。

摘要

晁补之的《鹧鸪天·和王定国见寄》创作于北宋时期,晁补之作为苏轼门生,与友人王定国(王巩)常有诗词唱和。此词为回应王定国的寄诗而作,背景可能涉及晁补之官场失意后的漂泊生活,借以抒发对友情的珍视与人生无常的感慨。词中通过“青衫湿透”等意象,表达了对离别的愁绪、对自然闲适的向往,体现了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思想。晁补之词风婉约清丽,继承苏轼豪放之余韵,此作在宋词史上被视为抒情佳作,展现了其艺术高度与情感深度。

DeepSeek赏析

这首诗以淮南谪仙人为引,表达了诗人对王武子的深切怀念与景仰之情。诗中"金马还通籍"暗示仕途变迁,"琼花不春"则暗喻时光流转、盛景难再。"遗爱谁方"二句通过步府扫尘的细节,写出物是人非的怅惘。末联"平山送目"与"诗成有神"相呼应,既是对王武子诗才的赞美,也是诗人自许才情的流露。全诗情真意切,以景结情,展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温婉含蓄与思古幽情,恰如一幅淡墨山水,意境深远而余韵悠长。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