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太华寺

太华寺朗读
出自明代杨慎的诗词

古地新兰若,标峰冠彩霞。

碧波临万顷,指点见星槎。

摘要

杨慎的《太华寺》是明代文学家杨慎在流放云南期间创作的一首诗,作于嘉靖年间因“大礼议”事件被贬谪永昌卫时。诗中描绘了太华山寺的壮丽自然景色,如山川与古寺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人生坎坷的深沉感慨,以及追求佛寺宁静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他在逆境中超脱尘世的精神境界。这首诗在文学史上评价甚高,被视为杨慎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其深厚的诗意与情感深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DeepSeek赏析

这首绝句虽短,却极富画意。"古地新兰若"开篇点出寺院的新建之景,一个"古"字暗含历史沧桑感。"标峰冠彩霞"以拟人手法写山峰直插云霄,彩霞如冠,壮美非凡。后二句转写水面,万顷碧波与天际相接,恍若可见仙槎渡海,既实写湖光山色,又暗用张骞乘槎访星的典故,虚实相生,意境宏大。全诗语言凝练,意象鲜明,在短短二十字中展现出寺院与自然相融的绝妙胜境,足见诗人炼字之功。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