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濯足万里流

濯足万里流朗读
出自宋代朱熹的诗词

褰裳缘碧涧,濯足憩清幽。

却拂千岩石,聊乘万里流。

氛埃随脱屣,步武欲横秋。

极目沧江晚,烟波殊未休。

摘要

这是一首由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创作的诗,题为“濯足万里流”。诗中通过描绘在万里长流中洗涤双足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象征着去除尘世烦恼、追求精神纯净与超脱的境界。该诗体现了朱熹理学思想的核心,强调个人修身养性、格物致知的重要性,倡导在自然中感悟天理,达到心性修养的和谐统一。作为朱熹文学作品的代表之一,这首诗在历史上因其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表达,受到后世文人推崇,被视为宋代哲理诗的典范。

DeepSeek赏析

这首五律以简练笔墨勾勒出一幅高士游江图。"褰裳""濯足"二句动作描写传神,将隐者亲近自然之态写得飘逸脱俗。中间两联对仗精工,"千岩石"与"万里流"形成壮阔意象,"脱屣"弃尘与"横秋"远眺暗含超脱之意。尾联"沧江晚""烟波未休"以景结情,余韵悠长。全诗境界清旷,语言凝练,在尺幅之间展现万里江天,透露着诗人对自由人生的向往与对尘世的疏离。格调高古而不失灵动,颇得山水诗之神韵。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