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湖阻风
宝应湖阻风朗读琉璃城阙水晶宫,玉局仙人到此中。
便觉鼋鼍忙徙窟,不妨波浪直翻空。
隔溪茅店鸡声早,千里家山月色同。
明日樯乌幸无恙,莫教深怨石尤风。
摘要
《宝应湖阻风》是明代诗人吴俨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描绘了诗人舟行至宝应湖时遭遇狂风阻途的险境,以“北风五日阻江行,白浪如山午更晴”开篇,生动刻画出风浪的狂暴与反复无常。后通过“舟子亦复畏前途”“神龙有意怜行客”等句,既流露行旅之艰,又暗含对自然伟力的敬畏与对平安的祈愿。全篇以景寓情,将自然气象的壮阔与人生际遇的波折相融合,在展现明代运河行旅艰险的同时,亦折射出士大夫面对困境时复杂微妙的心境。诗中“白浪如山”的雄奇意象与“神龙怜客”的浪漫想象,形成虚实相生的艺术张力,体现了吴俨诗风雄健又不失蕴藉的特点。
DeepSeek赏析
这首写舟行遇风的小诗构思巧妙,以神话境界写现实处境。首联"琉璃城阙水晶宫"将波涛幻化为仙境,用玉局仙人的到来暗示风暴降临。颔联鼋鼍徙窟、波浪翻空的动态描写,既夸张又真实地表现了风浪之险。颈联突然转入静景,以"鸡声早"、"月色同"的温馨画面反衬旅途艰辛。尾联祈祷明日风平浪静,流露出对平安归家的期盼。全诗虚实相生,在奇幻想象与现实感受间自如切换,展现出诗人驾驭语言的高超功力。

吴俨(1457-1519),字克温,号宁庵,南直隶宜兴县人(今江苏宜兴)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侍讲学士,掌南京翰林院。正德二年(1507),忤刘瑾被夺职。刘瑾败,吴俨复官历礼部左、右侍郎。正德十一年,进南京礼部尚书。正德十三年,吴俨率大臣上疏谏阻武宗北游宣府、大同。正德十四年五月初十日卒于位,年六十三,赠太子少保,谥文肃。有《吴文肃公摘稿》。
诗词推荐
- 登岳阳楼唐代:杜甫
- 次北固山下唐代:王湾
- 山居秋暝唐代:王维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代:李白
- 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唐代:李白